知识详细页

爸爸妈妈怎么跟宝宝沟通

宝宝满一岁后,才会开始有意义的口语沟通。之前,宝宝主要是采用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除了哭以外,脸部的表情、手臂与脚的摆动都算是宝宝在沟通。爸爸妈妈越了解他们的身体语言,就越能和宝宝进行交流,也越能鼓励他使用非语言的方式做有效的沟通。

非语言沟通方式

宝宝在未满15个月的时候,一般会使用6种基本的非语言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情绪。  

1.哭 

哭是宝宝的本能趋势,这样能够表达出自己的不愉快。刚出生的时候,宝宝哭一般都是因为不舒服或饿了,在宝宝慢慢长大以后,哭的意义就变得多种多样了。  

2.面部表情

宝宝脸上的表情能够表达出他的想法,包括快乐、悲伤、满足、不舒服、疲倦、害怕、寻找、生气等。  

3.手掌与手臂的挥动 

宝宝几个月之后,会逐渐开始使用手碰触他想要的东西,也可能会推开你,这时候宝宝就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感情了,也能够表达出自己想要什么。想知道宝宝心里在想什么,其实也不是困难事。

4.腿与脚的摆动  

宝宝躺在摇篮里的时候,偶尔会用力地踢着他的双脚,这说明孩子现在是非常高兴的。但是,有时候也表示孩子不舒服,因为爸爸妈妈要配合他的脸部表情或其他肢体语言所传达出的讯息来判断。  

5.身体动作 

要是宝宝扭来扭去想要逃离你或者睡的地方,就代表着宝宝现在不安宁或不稳定,或者是身体有哪里不舒服了。

6.身体的接触  

你抱着宝宝的时候他会觉得很舒服,会享受跟你在一起的时光。但是,如果他想要挣脱,那就代表他不想被你抱着。

你给宝宝的回应越多,就代表着你越了解他,这对宝宝来说是非常好的。因此爸爸妈妈一定要学会了解宝宝非语言沟通的方式,慢慢地你就会读懂他的话了,也可以了解他的“语言”。比方说,当你帮他换掉湿湿的尿布之后,孩子不哭了,就代表着你的行为是对的,宝宝也会增加对你的信任。

但在不同的情况下,同一个姿势可能也代表着不同的含义。比方说,把玩具扔在地上的行为,宝宝有时候可能是因为兴奋、生气或痛苦,有时候可能是因为厌倦、无聊。结合脸部表情、手脚的摆动、身体的移动,你就能知道宝宝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

与新生儿非语言交流沟通的5种方式

1.注视着他  

熟悉宝宝肢体语言的最佳方式,就是在不同情况下观察他的反应。这样你就能逐渐了解宝宝表达情绪的非语言方式。  

2.练习 

把你看到的宝宝的情绪、行为表现联系在一起。你就会发现宝宝不管做什么动作你都能知道她想要表达什么。

3.模仿他的行为  

如果你不是很清楚宝宝想要表达什么,可以模仿他的行为,然后自我感受一下。

4.说出你对他的诠释父母常常扮演的角色,你有吗?  

在宝宝刚刚会说话的时候,你总是和他一起沟通吗?这里所说的沟通,不是唠叨、提醒、批评、哄骗、威胁、训斥、质问、劝告、评论的表达方式,这些表达方式会影响你们之间的关系,如果你可以把宝宝当作自己的朋友,这样你们之间的感情就会慢慢地增进。

想想看,如果你不开心的时候,你希望别人怎么做呢?有时候你希望单独静一静,可是有时候又希望别人能跟你聊聊天。宝宝其实也是一样的。

当宝宝表达感受时,你的角色是什么?  

很多人从小就被教育说,生气、失望或害怕的情绪是不好的,不要随便表达出来。所以,当宝宝出现这些情绪时,爸爸妈妈不知道该怎么做,于是常常扮演以下几种角色:  

指挥官:扮演“指挥官”角色的父母,希望自己能够控制宝宝,不让宝宝把负面的情绪及感受表现出来,要展现出“中规中矩”的样子,做事情不能出现错误。命令与威胁是“指挥官型”父母最常用的语言模式。  

道德家:道德家是个“应该先生”,什么话都用“应该”来开头。这种“道德家型”的爸爸妈妈总是关心宝宝是不是有“正当”的感受。

万事通:“万事通”型的爸爸妈妈总是想要告诉宝宝,自己经历了那么多,什么事情都是知道的。这些爸爸妈妈总是使用“训诫”、“劝告”、“说出理由”等方式,想让宝宝知道自己是多么的万能。  

法官:“法官”型的爸爸妈妈不给宝宝解释的机会,就判定他们的错误,他们非常重视的事情,是证明自己是对的,而宝宝是错的。  

评论家:就像法官、道德家或万事通一般,“评论家”型的爸爸妈妈总是会评价宝宝做的对不对。但是,“评论家”型的父母常用嘲笑、辩论、讽刺或戏谑的方式。  

心理学家:“心理学家”型的父母试图分析问题。他们想要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所有的细节,所以能够更好地跟宝宝沟通。但是这类的爸爸妈妈总是喜欢用诊断、分析、探询的方式,有时候不能很好地处理问题。

安慰剂:“安慰剂”型的爸爸妈妈会不想自己参与到跟情绪有关系的事件,总是轻描淡写地处理宝宝的感受。

当父母扮演以上这些角色时,虽然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有时候方式不一定妥当。  

跟他重复说“你是不是饿了”、“你不喜欢这样躺着,是吗”之类的话,这也能帮助宝宝发展。

5.与他人讨论 

跟别人说一下宝宝的肢体语言,这样你可以更加了解宝宝的情绪。  

有效的倾听与沟通 

基于相互的尊重,爸爸妈妈和孩子都希望能够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作为一个有效的倾听者,注意力要集中,包括眼神的接触,都要表达出专心倾听的讯息,有时保持沉默,有时要给宝宝回应,让宝宝知道,我们正在耐心倾听。

沟通分为封闭式反应与开放式反应。封闭式反应就是说听得人听得不是非常认真,或者虽然在听但却无法理解当事人的意思和感受,所以沟通不是非常顺利。  

开放式的反应是指倾听的人听到了对方的话,同时也能明白对方的感受,而说话者也能感受到倾听者明白他的意思。多用开放式的反应,少用封闭式的反应,才能让我们更好地沟通。  

有时候,宝宝表达情绪非常直接,但有时候,他们的身体语言其实包含着更多的讯息,多用“眼睛”倾听宝宝的“声音”,你就会发现宝宝其实是非常好理解的。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

显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