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详细页

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

小儿手足口病是病毒感染所致,病毒是自限性疾病,大约7天左右可以自愈。但今年病毒新进变异,重症患儿增多,宝宝抵抗力难以与病毒抗衡,所以医生都会给孩子吃一些药物来增强宝宝抗病毒的能力。下面介绍几种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中西医和中医的常用药,供家长们参考:

西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

1. 静滴药物

阿昔洛韦为一种无环的嘌呤核苷酸类似物,其抗病毒作用为药物进入疱疹病毒感染的细胞抑制病毒复制。作为一种高效广谱的抗病毒药物,它具有明显缩短发热及皮损愈合时间,减轻口腔疱疹疼痛,且在治疗期间未见任何副反应。

更昔洛韦又名丙氧鸟苷,是继阿昔洛韦之后新开发的广谱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抗病毒作用与阿昔洛韦类似,治疗手足口病中热退及疱疹消退的时间显著短于利巴韦林,但其对骨髓的抑制作用及远期毒副作用尚不明确。

利巴韦林作为抗病毒的常用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肯定,副反应是罕见的出汗,食欲不振及低血糖等。研究表明使用利巴韦林注射液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效果优于单独使用上述任一种药物。

2. 干扰素

干扰素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抗病毒制剂,对多种病毒感染性疾病有明显疗效,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足量应用干扰素能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力,达到抑制病毒、促进机体康复目的。干扰素联合中药制剂如小儿清热宁治疗手足口病具有明显疗效。

3. 外用药物

对于手足口病的患儿特别是口腔溃疡严重的患儿,以适量思密达用温开水搅成糊状,4次/d,分别于早、午、晚饭后及睡前涂于口腔溃疡局部,可明显缩短小儿口腔溃疡的愈合时间,未出现明显毒副作用。

中药方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

中医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根据患儿的病情轻重而对症下药。

病情一:心脾积热,发热,无汗,手足口出现疱疹,口舌疱疹色暗红,疼痛不剧,腹胀,纳差,大便正常或稍溏,舌暗红,苔白腻或稍黄腻。

小儿手足口病中医治法:清热解毒化湿

方药: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减

药物:大黄3克,黄芩6克,黄连3克,五倍子6克,薄荷6克,水煎50毫升,分2次服。

病情二:湿热交阻,发热,无汗,手足口出现疱疹,口舌疱疹色暗红,疼痛不剧,腹胀,纳差,大便正常或稍溏,舌暗红,苔白腻或稍黄腻。

小儿手足口病中医治法:辛开苦降,清热化湿解毒

方药:甘草泻心汤加减

药物:生甘草10克,半夏6克,黄芩6克,黄连2克,干姜3克,柴胡10克,藿香6克,水煎50毫升,分2次服。

病情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发热、皮疹,高热,无汗,烦躁,嗜睡,烦躁,易惊,或伴肢体痿软、瘫痪,舌红,苔白腻或黄腻。

小儿手足口病中医治法:清热化湿,镇肝熄风

方药:风引汤加减

药物:大黄3克,生石膏20克,寒水石10克,滑石10克(包煎),赤石脂10克,白石脂10克,紫石英10克,生牡蛎10克,生龙骨10克,干姜3克,桂枝6克,甘草3克,水煎50毫升,分2次服。 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还需根据病情对症用药,西医主要用抗病毒药物来抑制病毒复制,而中草药以清热解毒化瘀为主要治疗原则,从临床报告来看,两种治疗手段都可以到达疗效。何种治疗方案最佳,还需根据病情谨遵遗嘱。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

显示更多